2025年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在我校举办

稿件来源:俄语学院 图片来源:俄语学院

2025-10-26

1025日至26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的2025年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在我校举行。我校校长丛明才,辽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邓玉波,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会主任委员、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宏,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李贤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欧亚非事务部处长王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校长丛明才在致辞中指出,作为我校的特色优势学科,俄语专业依托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专家资源,积极探索“俄语+区域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与近40所海外高校建立本硕博一体化合作机制,持续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俄语人才。他强调,本次大赛不仅是青年学生拓展视野、增进理解的重要契机,也将充分展现新时代外语人才的专业素养与使命担当。学校将继续深化交流合作,助力我国俄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邓玉波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辽宁省着力构建中俄高层次合作平台,推动省内高校与俄罗斯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交流、联合办学等方面持续拓展合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多元路径,为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提供俄语人才和智力支撑。希望通过此次大赛,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学习俄语的热情,推动俄语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会主任委员、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宏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俄关系持续深化,能源、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对高水平俄语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俄语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新时代俄语专业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教学变革,推动数字化赋能,提升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时代性。希望借助本次大赛平台,推动教育教学体系的系统创新,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与时代担当的外语人才。

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李贤德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俄教育合作日益紧密,语言教育、留学、科研等领域交流频繁,对俄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今年,两国共同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并举办中俄文化年,俄方共开展约230场活动,双方还将于2026-2027年互办教育年,持续拓展学生交流、学术合作和语言竞赛等人文交流平台。全国高校俄语大赛正是这一背景下的重要实践平台,希望参赛学生持续深耕语言学习,将其转化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优势。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欧亚非事务部处长王哲表示,中俄作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两国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站在世界之变、历史之变的交汇点上,俄语人才肩负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中俄文明互鉴的重要使命,希望同学们夯实语言基础,拓展国际视野,勇担时代责任,在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俄交流中展现新时代外语人才的风采。

全国高校俄语大赛是中俄“国家年”“语言年”活动教育领域五大机制化项目之一,致力于为中国高校俄语专业师生搭建展示语言能力、交流文化知识与教学成果的高水平平台。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163所高校的417名学生参赛,其中优胜的60名选手进入复赛及决赛,比赛以命题演讲、口语表述、俄汉互译和对话口译等形式,考查选手的俄语语言技能和对俄罗斯国情文化的综合了解,以及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选手们以赛为媒、以语传情,在同台竞技中交流思想、互学互鉴,以扎实的语言功底与真挚的交流热情,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信风采与开放姿态。所有获奖选手将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全额资助赴俄罗斯进修或攻读学位。

作为此次大赛的东道主,我校俄语学院在本、硕层次均表现出色,低年级组冯晓彤和任耀忻分获二、三等奖;高年级组王鑫月获二等奖;研究生组李阳阳获二等奖。

全国高校俄语大赛不仅是青年学子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是推动中俄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方,我校已先后成功举办五届赛事。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践行开放合作、以赛促学的理念,持续拓展中俄人文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助力学生拓宽跨文化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激励更多青年学子用语言传递中国声音,为深化中俄友谊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梁小楠)


责任编辑:邴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