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柳振万率团访问古巴、哥伦比亚

稿件来源:国际交流处 图片来源:国际交流处

2011-08-06

    7月5日至12日,学校党委书记柳振万率团对古巴、哥伦比亚进行了为期8天的友好访问,英语学院院长常俊跃陪同访问。代表团一行先后考察和访问了古巴哈瓦那医科大学、哈瓦那大学、哥伦比亚麦德林孔子学院、麦德林市行政、金融和技术大学(以下简称EAFIT大学)和安蒂奥基亚大学,并分别与中国驻古巴大使馆、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官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此次访问我校与各方初步达成了多项共识,取得了诸多成果,访问是成功的。

10.JPG

20.JPG

30.JPG

40.JPG

    访问古巴期间,代表团一行首先来到古巴最具影响力的医科大学——哈瓦那医科大学,与该校管理人员及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中国留学生的专业培养与教学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与在此就读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现状以及实习、就业规划等情况。

    随后,代表团考察了古巴哈瓦那大学。在与中国教育部、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及西南科技大学等国家部门、学校的各位领导共同出席了哈瓦那大学首届西班牙语专业中国留学生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后,柳振万书记与哈瓦那大学校长古斯塔沃•苏沃雷兹博士、副校长克里斯蒂安•洛派兹博士就两校合作事宜进行了专门商谈,拟达成合作意向,确定起草两校合作协议,决定在西班牙语专业教学、学生实习及学术、教师交流等领域进行合作。此外,哈瓦那大学古斯塔沃•苏沃雷兹校长表示将于2012年访问我校,适时签署合作协议。

    受古巴高等教育部邀请,柳振万书记一行参加了与古巴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奥贝尔多•桑丁•卡塞雷斯博士及其他教育官员的会谈,与会的还有中国教育部及另外三所中国高校的领导。会谈不仅涉及了中古两国的教育交流,而且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我校今年将接收28名从古巴哈瓦那大学回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柳振万书记和其他各校领导一起就学生的安置、管理及教学保障措施等问题与古巴高教部领导进行了交流。教育部及各校领导表示将共同努力将此项工作进一步落实,并商定将就留学生教学、实习、管理等问题进行定期交流机制,研究留学生培养中的问题。初步商定于今年10月份在我校召开由教育部领导及此四校有关领导参加的首届赴古归国中国留学生管理联席会议。

    当晚,柳振万书记一行出席了中国驻古巴大使馆组织的招待会。中国教育部官员、古巴高教部官员、哈瓦那大学校长、副校长、医科大学校领导及我国四校领导共聚中国大使馆,进一步商谈合作事宜。此间,柳振万书记与中国驻古巴大使馆政务参赞、商务参赞、文化参赞及使馆武官等商谈推进与古巴的文化交流事宜,商定大使馆官员适时来我校为“知行讲堂”及为西语师生做专题报告,双方共同努力推进我校与古巴的文化交流。

    访问哥伦比亚期间,代表团一行参观了麦德林孔子学院、EAFIT大学和安蒂奥基亚大学。在麦德林孔子学院,柳振万书记认真听取了麦德林孔子学院帕布罗•爱查利亚院长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了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文化推广方面的工作及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示将敦促我校有关部门加紧办理和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孔子学院在当地及哥伦比亚更好发挥汉语推广的作用。汇报后,帕布罗院长代表孔子学院倡议:2012年,麦德林市和孔子学院将在大连市及我校举办“哥伦比亚文化周”活动;2013年,将在麦德林市和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文化周”活动。哥方希望得到我校的帮助,以及大连市政府、中国国家汉办的支持,并诚挚邀请柳振万书记于2013年带队参加在哥伦比亚举办的“中国文化周”活动。此外,曾任哥伦比亚驻华大使的帕布罗•爱查利亚先生提出,基于他和柳振万书记两人的特殊经历和影响,他希望得到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支持,促成麦德林市与大连互派代表团进行互访,希望大连外国语学院与大连市政府、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积极联系,促进两个城市尽快建成友好城市。柳振万书记非常支持和赞同他的提议,并表示将发挥大外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市的沟通,以加快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离开孔子学院前,柳振万书记还看望了在孔子学院工作的中国教师,真诚地感谢他们为孔子学院建设所做的贡献。

    在安蒂奥基亚大学,柳振万书记一行参加了由该校举办的“国与国——中国谈”活动,并分别与EAFIT大学和安蒂奥基亚大学两校相关领导及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官员举行了会谈。在与EAFIT大学校长胡安•路易斯•梅杰亚博士、安蒂奥基亚大学国际关系部主任赛百斯提恩•德罗米、语言中心主任约翰•奥提斯的友好会谈中,大家详细交流了各自学校的专业情况,探讨了校际合作的途径。此外,已于2007年我校签订合作协议的安蒂奥基亚大学,提出非常希望与我校签署补充协议,进行进一步的师资交流及学生交流。会谈结束后,柳振万书记与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官员就推进与哥伦比亚的文化交流等议题进行了密切交流。

    此次出访,不仅为我校接收和管理赴古归国中国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为促进我校与古巴、哥伦比亚各高校间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推动我校与中国驻古、驻哥大使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提升了我校的影响力。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中哥两国共建友好城市作为我校对下一阶段国际化办学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彰显了我校思考国际化发展的能力及转变国际化形象的实力。(贾莹)

责任编辑:徐 莉

责任编辑:徐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