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校举办“知行讲堂”活动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图片来源:宣传统战部

2011-09-23

    9月21日下午,我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举办第七期大外“知行讲堂”活动。学校党委书记柳振万、院长助理杨俊峰与我校干部教师一起观看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雨露题为《货币战争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频录像。院长助理杨俊峰主持了讲堂活动。

IMG_9369(改).jpg

    陈雨露校长从美国债务信用等级下降、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拜登副总统访华以及未来全球经济走向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说起,阐述了“货币战争”的内涵和意义,并详细分析了中国在“货币战争”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随后,陈校长结合世界经济体系现状和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我国经济面临的五大挑战。他说,虽然我国实施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货币战略,但是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仍旧存在。超主权货币战略的争论、人民币可兑换的时机选择、人民币周边化的双重利益损失、如何实现人民币替代美元的共赢机制以及如何实现“无金融危机增长”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五大挑战。中国的策略、欧元的困局与美国“单一世界货币”的构想共同形成了“超主权货币战略”的争论;而从各个国家的经常账户开放到资本账户开放的相互比较中,可以发现人民币可兑换时机的选择十分棘手,这需要综合国际经验与实体经济的产业竞争力来仔细衡量;中国国际产品生产分工的中低端化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超常规增加,由此导致了人民币负债和外汇资产的双重价值损失,即人民币周边化的双重利益损失。

   
此外,如何实现人民币替代美元的共赢机制以及如何实现“无金融危机增长”都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持续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两大挑战,陈校长指出,我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才能完成我国民族独立与经济复兴。对此,陈校长通过“4011”和“5012”两个经济学上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总结了历史上美元逐步替代英镑的三条成功经验,并精辟阐述了后崛起国家通常遵循的“四条定律”以及泡沫经济的金融监管制度,这不仅指出了中国经济可以总结与借鉴之处,更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了参考。

    整场讲座,鞭辟入里,深入浅出。不仅使大家深刻领会了“货币战争”的意义与内涵,更让大家全面客观地认识了中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以及当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切实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了自信心和战斗力,坚定了扎实工作,努力学习,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徐莉、朱雯熙、董泓每)

相关链接:
   
陈雨露,金融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高级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10年3月至今,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还兼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副主席。人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徐莉

责任编辑: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