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图片来源:宣传统战部
2012-09-12 次
9月4日上午,2012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院长岗前培训班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纪宝成教授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以《中国文化走出去》为题为题,系统讲授了国际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价值观、怎样走出去等具体内容,为此次孔子学院院长岗前培训班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讲座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由孙玉华院长主持。
纪宝成教授向培训班学员们阐述了文化的概念。他说,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现在所讲的文化是狭义上的,那就是指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产品及其相关制度的一个总和,是精神产品的总和,或者说是精神产品及其相应制度建设的一个总称。中华文化走出去,就是指这个狭义上的问题。文化基本功能是教化,它的特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中国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历史的需要。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国际接轨,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来实现。他阐述了中华文化价值观,指出了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而传统是通过历史衍生和选择得到的,体现了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犹以价值观为重要。中华文化价值观是区别不同文化的根本,带有历史的延续性,存在着阶级、阶层的差异性。正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和阶层,以及差异性、多元性,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文化成为经济和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对经济、政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所以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思想保证、一种精神动力、一种智力支持,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式和基本条件,也是把人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强大凝聚力,文化就是软实力。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要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在了解自身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要有感情、有激情地推动它向前发展。中华文化历经坎坷,要关注中华文化的创造和命运,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要让价值关引导文化,没有价值观引导,科学一定会成为第一破坏力。整个世界文明的变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当代国际文化交流是在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差异之下的多向交流,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多向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文明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改变当前中西文化交流中严重不平等状况的迫切需求。我们要处理好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关系,要认真研究西方文化,搞好汉语教学,从本土文化中找到契合点,真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于立极、丁丽莎)
相关链接 纪宝成,男, 1944年11月生于江苏扬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学科评议组成员,196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商学院),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商业部教育司副司长、司长,国内贸易部教育司司长、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司长、计划建设司司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兼任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副部长级)。系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责任编辑: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