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鲍振东作客“大外知行讲堂”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大学生记者团 图片来源:宣传统战部 大学生记者团

2012-10-30

    10月24日下午,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鲍振东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应邀为第十五期“大外知行讲堂”作主题为《做人与做官》的报告。学校领导柳振万、孙玉华、李宝章、朱公巍、刘宏,院长助理徐浩特与全体干部教师参加并听取了演讲。讲堂活动由党委副书记李宝章主持。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鲍振东同志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研究员,辽宁省人大常委,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做出颇多贡献。主要研究成果有:《一个实践者的理性思考》《执政能力探索与实践》等。

    鲍振东院长结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党务工作经验,指出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做好人、做好官。

    鲍院长首先从党的性质和宗旨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指出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从细节入手,修身养德、严格自律,提高党性修养。鲍院长指出,清清白白为官需要做到四点,即要做清官,不要做昏官;要做廉官,不要做贪官;要做勤官,不要做懒官;要做善始善终之官,不做中途落马之官。“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鲍院长通过引用了古代作家张说《钱本草》中的名言警句,解释了金钱、贪欲对人的腐化作用的本质,提出党员干部要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廉洁奉公、以德为先。

    其次,鲍院长提出要堂堂正正做人。“做官是一时一事的事,做人才是一生一世的事”。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和基础,好人不一定能做好官,但要做好官首先必须做好人。重人格、重品行、重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早已成为我国历代仁人志士的人生追求和为官之道。鲍院长引用了毛主席的一段话:“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以此告诫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克己奉公,一心为民,做 “高尚的人”,做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鲍院长密切结合自身实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生动诙谐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引发了现场的阵阵掌声。本次报告对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素养,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推进我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孙梅轩、刘梦妮、单宇思)

 

 

 

责任编辑:孙梅轩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