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研究生处 图片来源:研究生处
2012-11-05 次
10月31日上午9时许,“辽宁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大连地区宣讲教育报告会”在大连市东北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浙江大学现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教授应邀,在东北财经大学科技报告厅为我市各高校研究生带队老师和研究生新生代表们作了一场精彩绝伦、趣味横生,同时鼓励人心、催人奋进的宣讲。我校研究生处李积勇老师带领我校2012级研究生新生代表赴会聆听报告。
报告会上,高朋满座、尊师云集。东道主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二十多所高等院校的研究生老师与新生代表们汇聚一堂,喜迎浙江大学现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教授及其他几位学富五车的名师、学者们。
报告会上,杨卫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丰富的教学及管理经验,就怎样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向大家娓娓道来。杨卫教授亲切而专注,热情而谦逊,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有着自身深刻而独特的见解。他将这一建设称为“学术生态”建设,并提出了学术生态的四要素:创新生态、和谐生态、诚信生态、开放生态。在论及创新生态时,他指出,创新是研究生培养的本质。与大学功能不同,高校对于研究生队伍的培养不仅局限于教育、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而应更加侧重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素质的培养。同时,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于创新前期打好专业基础、走入史论、关注前沿,为自我创新做好准备;在创新中期,应坚定主体意识,同时在外部积极环境的配合下扎实推进创新工作;在创新后期,认真反思后,将思想成果清楚简练地表达出来,定能水到渠成,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妙境。教授还强调了积极心态对于创新的作用,用中外教学的具体实例印证了自己的论断。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想创新就不能怕失败,只有心怀能够容忍失败、举一反三的积极心态,才能在创新的曲折道路上走得稳健。在论及和谐生态时,他指出,创新是导师、研究生、大学三者协同合作的成果,三者缺一不可。导师是创新方向的指引者、创新能力的塑造者、创新文明的培育者;研究生是创新点的突击者、创新目标的协作者、创新文明的传承者;大学是创新资源的调度者、创新制度的设计者、创新文明的维护者。只有三者保持和谐的关系,积极协作,才能浇灌出“创新的花朵”。在诚信生态的论述中,教授以浙江大学贺海波事件为例,指出诚信是立身之本,尊重他人,不存侥幸,严谨钻研,踏实治学才能真正成才。这是前人失败的教训,要我们引以为戒。
宣讲结束后,全场致以长时间热烈的鼓掌。报告会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落幕,在场师生享受了一场治学思想道德领域的盛宴。(李积勇)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