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国际交流处 图片来源:国际交流处
2012-12-04 次
11月30日至12月1日,副院长刘宏、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傅琼应邀代表我校出席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的2012中国-欧盟语言合作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部、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总司共同主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供支持,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和欧盟文化、教育、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安德鲁拉・瓦西利乌女士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汉办、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领导、全国外国语大学的校长们及有关专家和学者应邀参加研讨会并进行发言,来自中欧双方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
2012年4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和欧盟委员会教文委员瓦西利乌在布鲁塞尔共同主持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并签署了《联合宣言》,人文交流作为双方合作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欧关系的第三支柱。本次会议以“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的中欧语言合作”为主题,突出了语言交流与合作这一重要内容,为语言教学与研究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
会议期间的主旨发言中,来自欧盟和中国各大学的专家学者就中欧教育及语言合作、多语言政策、大学促进语言对话的作用、保护民族语言文字、中国外语教育问题等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共同表达了通过语言和文化多样性推动中国与欧盟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愿望。
副院长刘宏在会议期间与教育部、欧盟的相关领导及官员进行了密切的交流,详细介绍了我校在多语种教学、双语专业、汉语国际推广、与欧洲国家大学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特色,并与出席会议的语言、教育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充分探讨了有关语言文化教学的前沿学术研究问题、依托我校人才培养优势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针对欧洲各国的汉语推广前景等问题。在汉语在欧洲的推广和欧盟官方语言在中国的传播讨论小组,以我校的英语、德语、法语、西语、葡语、意大利语语言教学为例,并结合在教育部外指委的工作经历与掌握的数据,刘宏副院长向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介绍了近年来欧盟语言在中国的教育教学及评估测试等情况,给各位学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我校在多语言、跨文化教育教学中的特色与成绩,为今后与欧盟各国大学进一步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多语言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欧盟国家对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视、对多语种人才的大力培养和在语言教育领域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我校进一步改革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傅琼)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