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办公室 图片来源: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办公室
2013-02-25 次
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我校俄罗斯孔子学院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迎新春活动。活动以加强中俄教师交流与合作、提升汉语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传播孔子思想、推进孔院改革为主线,以展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为特点。通过召开汉语教师联合会议、春节联欢会和新学期工作会议等形式,在交流汉语教学心得、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也展示了别有风味的中国年文化,为普及和推广中国文化营造了十分浓郁的氛围。
研讨培训探教法
2月7日-8日,我校俄罗斯孔子学院召开第五届西伯利亚地区汉语教师联合会议。来自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等15所高校的30余名本土汉语教师参加了该次会议。会议以探讨汉语教学法为主题,与会教师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她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气氛十分活跃。中方院长王婵娟所做的《母语为俄语的大学生汉语教学法》的专题报告,视角新颖,案例丰富,具有非常好的可操作性,深受与会教师的欢迎,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汉语教师志愿者所讲的汉语语音教学示范课,针对俄罗斯学生的发音特点,通过大量语音教学实例,为本土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语音教学方法。
在闭幕式上,新技大外事校长崔.Е.Б先生肯定了研讨会和培训在加强中俄教师、区域汉语教师交流与合作,推动汉语教学水平提高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向大家介绍了《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和汉办《孔子学院新汉学计划》,希望本土汉语教师积极参与汉办的新汉学计划,不断提升汉语和汉文化的综合素质,促进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做一个高水平的汉语国际教师。
师生联欢庆春节
会议结束后,孔子学院又成功举办了“蛇年新春联欢会”。四十多名中俄汉语教师、孔院学院代表和在俄留学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新年。孔子学院新任外方院长伊格利先生主持了晚会。他流利的汉语、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新技大校长助理牟先明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人过新年的方式以及新年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并向孔子学院的中方教师和志愿者致以节日的祝福。
晚会在孔子学院学员刚柔并济、俊朗飘逸的《太极扇》表演中拉开了序幕。学员们的汉语歌曲二重唱,汉语教师志愿者们的快板、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演奏,不仅让本土教师们看到了孔子学院的教学成绩,也看到了志愿者教师的风采。在浓郁的欢乐气氛的影响下,本土教师们纷纷走上前台,拿起扇子和手绢学起了东北大秧歌。包饺子比赛把晚会的节日气氛推到了高潮。当了解到饺子里包硬币是希望新年发财,包大枣是希望早生贵子,包糖果是希望甜甜蜜蜜等中国祈福文化后,参赛者纷纷将硬币、大枣和糖果包在饺子里。他们不仅把自己的心愿包了进去,也把孔子学院的希望包了进去。
宣讲孔子迎新生
正月初二,当国内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中时,新技大孔子学院就举办了新学期工作会议,为迎接新老学生入学做起了准备。针对以往新生入学后总会有人问:“为什么你们教汉语的学校叫孔子学院?孔子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等问题,中方院长王婵娟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将孔子和孔子学院知识的普及纳入到新技大孔子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和日常教学中。她要求各位教师和志愿者,在新学期对新老学员进行一次有关孔子和孔子学院知识的普及教育,并将在各个班级开展“每周一句《论语》语录”活动,待条件成熟后,再开展“每周一句中国名言”活动,让孔子学院的学生不仅学到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基本知识,还能受到系统的中国思想文化的熏陶。
新学期伊始,宣讲孔子的活动就开始了,授课首先从介绍孔子的生平思想及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开始,然后由志愿者教师们为学生表演孔子讲学的情景剧,展示孔子和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最后由中方教师宿岿岚做《孔子的魅力》专题讲座,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和故事介绍孔子,让学生们对孔子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学生们对孔子加深了解的同时,中方院长王婵娟还向学生们介绍了孔子学院的办学目的,以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她用大量的数据和实例,说明了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和贡献,让学生们对孔子、对孔子学院、对中国都有了非常好的了解。学生们听了老师们的介绍,都明白了孔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中国最伟大的人,是最伟大的老师,他们因此对孔子学院也充满了信心,纷纷表示要在孔子学院学好汉语,多多了解中国文化。
这次迎新春系列活动加深了中俄汉语教师之间的了解,传播了中国的节日文化,介绍了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孔子与孔子学院的关系。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俄罗斯孔子学院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能够向俄罗斯人民展现真正的儒家文化和真正的孔子学院,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陈思涵 宿岿岚)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