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西伯利亚地区中国歌曲大赛落幕 掀中文歌曲热潮

稿件来源: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办公室 图片来源: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办公室

2013-03-20

    3月15日,第六届西伯利亚地区中国歌曲大赛在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礼堂成功举办。我校俄罗斯孔子学院主办,共有来自5个城市15所大学的50多位汉语爱好者参加了本次角逐。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外事校长叶甫盖尼•崔、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婵娟、俄方院长伊戈尔•赫利普诺夫等十多位嘉宾与到场的200多名学生一同欣赏了比赛。新西伯利亚当地РБГ电视台对比赛进行了全程转播,赛后对比赛选手进行了现场采访。

01.jpg

02.jpg

03.jpg

    西伯利亚地区中国歌曲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参赛选手的汉语水平及歌曲演唱水平越来越高。本次比赛共分为独唱、对唱、合唱三种演唱形式,参赛者自行选择参赛曲目,其中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50岁。他们身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服装、唱着中国歌曲,以其动听的歌声、饱满的感情得到了评委和现场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首先上场的是来自阿尔泰国立教育研究院的玛丽娜,她的一曲《我爱你,中国》立刻营造出了现场的艺术氛围,她那清晰的发音、良好的乐感和深情的演绎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高声喝彩。二人对唱环节,一对孔子学院夫妻学员为我们带来的《美丽的神话》让观众如痴如醉,喝彩连连,他们身着汉服,手持彩扇,深情款款。来自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的两个男孩为本次比赛带来了唯一的说唱节目《将军》,他们不但高大帅气,而且唱功了得。来自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的合唱《春天在哪里》让观众眼前一亮,四个如春天般温暖的女孩子把春天带给了观众,她们边唱边跳、活泼可爱。阿尔泰国立大学的五名学生演唱的《大中国》唱出了中国的美丽和魅力,台下观众被他们的真情演唱所感动,激动地一边鼓掌一边唱和。

    除了选手们精彩热情的表演,大赛组织者的安排也别具匠心。四位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孔子学院的学员分别组成四组合唱,甘当选手的绿叶,让选手们非常感动。在评委为选手评分的间隙,组织者还安排了精彩的节目,让观众们欣赏。志愿者老师的舞蹈《春江花月夜》更是将中国的古典舞蹈表现得淋漓尽致,孔子学院合作院校大连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们,跳起了动感十足的舞蹈《最炫民族风》,这样的安排,既活跃了现场的气氛,又展示了中国的歌舞艺术,还激发了更多学生对中国歌曲的兴趣,也为下一届比赛做了巧妙的宣传。

    流行、经典、民族等元素贯穿比赛全程。选手们的歌声时而悠扬婉转,时而动感劲爆。观众们的掌声此起彼伏,高潮迭起。虽然比赛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但是场内观众却始终保持着高昂、兴奋的情绪。

    比赛结束后,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与俄方院长一同上台为大赛获奖者颁发奖杯、获奖证书和奖品。对获奖者来说,更为欣喜的是,他们将参加今年夏天的中国大连夏令营,这是一次学习汉语、感受中国文化的好机会。大赛的选手和观众对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这是一场音乐和汉语的盛宴,表示要认真学习汉语,希望能够参加下一届的中文歌曲大赛。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在一定范围内掀起了学说中国话、学唱汉语歌的热潮。(梁晶晶 宿桂兰)

 

 

 

责任编辑:孙梅轩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