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图片来源:宣传统战部 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2013-03-29 次
3月27日上午,我校图书馆报告厅气氛热烈,乌克兰大使馆文化参赞韦利奇科-瓦连京先生应邀做客赴欧美孔子学院/课堂志愿者储备培训班,为培训班学员做题为《外交及文化》讲座。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韦利奇科-瓦连京先生用智慧与幽默,理性与激情让在场学员深入了解了文化与外交的真正内涵,用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讲座伊始,韦利奇科先生便以乌克兰语、汉语、英语、印尼语等问候到场师生,了解到我校前身为日本语专科学校,韦利奇科还特地展示了他近日初学的日语,如此新奇的问候方式令大家耳目一新。
问候过后,韦利奇科大使拿起一面乌克兰的国旗,解释起图案的含义并用一段乌克兰政府制作的国家宣传片,展示乌克兰的风光、历史、人文等,带领在场师生走进这个略显陌生的国度。随后,他以乌克兰文化推广的政策为突破点,分析了乌克兰近年来的外交政策,并着重强调国中乌之间愈发紧密的合作关系。他说,“国旗上蓝黄相间的图样分别代表了天空与沃土,喻示着乌克兰人民追求自由与和平的生活态度。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乌克兰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一,相信在两国外交政策的推动下,文化领域的合作也定会不断深入,不断拓展。”
在分析了乌克兰油画在国际市场上大受好评的现状后,韦利奇科先生又从文化产业的定义切入,对其作出科学性、理论性、概念性的解析,指出文化产业经济、文化机制、文化产业内涵以及社会文化价值对中国和乌克兰发展的影响。他认为,我们应加强对文化产业及文化经济的改革。随着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的优质文化产品正积极进入中国市场。乌克兰的动漫产业已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有着丰富的制作经验,中国也非常积极地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可以考虑交流合作。他还指出,文化产业是继工业、农业、服务业之后的第四大发展产业,它已成为国家的一种支柱产业,从纪念品的产生、商业演出的兴起以及国家美术馆展览史的演变,文化产品已不是一般的产品,成为一种文化商品。
在谈到中乌文化产业合作方面,伟利奇科先生以舍甫琴科——这位乌克兰文学奠基人的作品在我国中小学课本中频频出现的情况和当下世界文坛的“莫言热”为例,指出中乌文化产业现在已经相互渗透到各个领域,合作互惠两国人民,中乌更应在此基础上加深文化合作。他说,“中国电影产业年产量已高达500余部,希望近期中乌能够合拍一部电影。与此同时,大外的学生,很有创意,很有智慧,诚挚邀请大外师生提供素材及剧本。”
最后,韦利奇科-瓦连京为我校图书馆赠送了中日双语《乌克兰》一书。他风趣的解释道,“在乌克兰研究日语的专家并不多,希望我校师生能对此书中的日语资料批评指正。”幽默而诚恳,谦逊而亲和的态度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讲座结束后,我校副校长刘宏会见了韦利奇科及夫人,当得知我校更名成功的喜讯,韦利奇科-瓦连京用汉语为我校题词,并衷心祝愿中乌两国合作前景更加美好,祝愿更多的“汉语使者”能够从大外走出,为中乌文化合作投入自己的热情与智慧,为中乌两国的外交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朱雯熙)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