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教务处 图片来源:教务处
2013-04-17 次
为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结合我校重点课程建设实施意见,教务处于4月12日下午在机关楼413会议室召开我校第四批重点课程中期检查汇报交流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宫伟主持,副处长王科及重点课程所在单位教学负责人及课程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第四批重点课程负责人分别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程一年来的建设成果进行了汇报,并对课程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解决思路以及本课程后期建设安排进行了概述。各门课程在前期建设中各具亮点,成果显著。日语口译、德语口译和中高级汉语口译课程在教学环节方面更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实景练习,创造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英美史地社会文化课程把教学内容、课堂活动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集中起来,组建“任务库”,通过“任务库”的使用,使青年教师更快的适应了工作岗位,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英语泛读—中西文化系列课程采用内容依托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国际商务礼仪课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积极挖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鼓励一线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并把成果、经验反馈到课堂教学中来;俄语社会与文化系列课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采取形式多样的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化的接受能力;基础阿拉伯语课程积极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扩充题库量,补充学生阅读材料,并组织编写适合我校的阿拉伯语教材;旅游管理综合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室,讲授先进的OPERA系统,培养学生系统操作能力,拓宽了学生就业前景;.NET方向软件外包系列课利用专业优势,自主开发“计算机教学网站”,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势必对课程资源网络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跨文化交际学课程采用“四维一体”的课程框架结构,并且全部采用双语教学,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英文水平。同时,各门课程就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课程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各课程组表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后期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组织教师的进修、培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积极组织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加大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早日搭建课程网络平台等。
汇报结束后,王科副处长肯定了我校第四批重点课程一年来取得的建设成果,随后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着力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提高教师授课水平,从而搭建良好的教师梯队。其次,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重点加强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建设,教学大纲的编写要有要有深度和广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注意学时的合理分配。第三,注重考核方式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对考核方式要有想法、有思路,大胆创新、合理改革。第四,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积极探讨适合不同类型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设置方式。
最后宫伟处长做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相关院系教学负责人在百忙之中听取汇报交流会,表示今后教务处将多创造这种跨院系、跨专业交流的机会,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和相互借鉴学习的平台。宫处长希望各院系在教学建设中充分发挥重点课程“以点带面”的作用,即以重点课程建设为支点,加强教材、教学改革、评估手段、实习实训基地等的建设。宫处长要求各教学单位通过校级重点课程的建设,积极开展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工作,把我校课程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借助大学更名的契机,认真学习“高教三十条”文件精神,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把重点课程的建设成果积极转化到教学实践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本科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任务之一,是加强专业建设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既是决定一所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最基本因素,又是师资、生源和管理水平等的综合反映。此次借助重点课程中期汇报交流会的召开,各院系广泛交流建设经验、互相学习,探讨建设方式、方法,对我校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张莹)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