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 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办公室 图片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 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办公室
2013-04-22 次
4月19日上午,我校图书馆报告厅掌声雷动,笑声频传。学校党委书记柳振万教授应邀做客我校赴欧美孔子学院/课堂志愿者储备培训班,以《中国梦•教育梦•大学梦•我的梦》为题为学员做专题讲座。柳书记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智慧的处事原则与充满幽默的表达方式,将他心中的“中国梦、教育梦、大学梦、我的梦”娓娓道来,让“梦想的力量”化身为“正能量”,深入人心。
柳振万书记首先带着学员们追溯了“中国梦”一词的由来。他说,“中国梦”可以追溯到“美国梦”、“欧洲梦”等。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这一进程中,教育是有力的助推器。教育部长袁贵仁曾用四句话总结教育梦,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对于“教育梦”,柳书记认为,应该与“大师、大树、大楼、大学文化”密不可分。“大师”即配有“大师级”的师资力量,这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可靠保证;“大树”即校园的绿化与美化,“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各具特色的花卉,可供三人环抱的参天大树,让学生们坐在树荫下晨读,这是何等惬意的画面?”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信每个人都会找到身心的宁静与闲适;“大楼”即专业的设施配备,而“大学文化”涉及校训精神、“四风”建设、楼宇文化等等,这些可以不断加强师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更有助于树立主人翁意识。与此同时,教育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引领社会文化。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责任重大。因此,“准志愿者”们应该大兴学习之风,不断加强自我提升,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国学常识”与“政治理论”,绝不满足于“一知半解”,因为“不求甚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梦想催人奋进,没有梦想的民族便没有未来,没有梦想的大学便没有前景。柳书记说,如果问“大外梦”是什么?那么,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学生满意、教师幸福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就是全体大外人的共同梦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体大外人在不断努力着。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梦想,也承载着个人的梦想。“我的梦”与“中国梦”、“大外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中国梦”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舞台。国家和民族发展需要正能量,在个人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也需要正能量。“正能量”是进步的动力,是发展的源泉,是创新的催化剂。希望人人凝聚正能量,人人传递正能量,人人创造正能量,大家要以激情四溢的工作状态,迎接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挑战。
柳书记对学员们提出殷切希望。他说,“中国梦”是凝聚中华民族正能量的集结号,在这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希望大家一路同行,有作为,敢担当,不动摇、不懈怠、不放弃,坚守着责任与使命,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不断创造激情,用青春与热爱,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贡献出青年一代的力量!
最后,柳书记与现场听众亲切互动。他分别回答了学员提出的关于如何实现农村城市教育公平,以及“钱学森之问”中提及的精英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的问题。回答中,他凭借自身曾在多个重要领导岗位任职的丰富阅历,以及在北大讲坛授课的宝贵经验,理实结合,引经据典,数据详实,紧扣讲座中提及的中国梦、教育梦的实现,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及的相关政策给予了分析解读,对两个问题进行了精彩回答,赢得了在场学员们的热烈掌声。此外,他谦厚温和的态度,风趣幽默的谈吐,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叙述、严谨的工作作风都给在场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雯熙)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