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孔子学院院长岗前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我校隆重举行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办公室 图片来源:宣传统战部 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办公室

2013-08-21

    8月8日下午3时,由国家汉办主办、我校承办的2013年孔子学院院长岗前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建华、大连市副市长卢林、国家汉办孔院二处处长曹叠峰、发展规划处处长樊钉、辽宁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张秀丽、我校领导柳振万、孙玉华、朱公巍、刘宏出席了结业典礼。典礼由校长孙玉华主持。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全体奏唱国歌后,孙玉华校长向前来参加结业典礼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许琳主任对于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无私奉献与辛勤耕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奔赴世界各地的学员们表示祝福。

    随后,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建华上台致辞。他在发言中向国家汉办以及许琳主任对于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大外的大力支持与信任,对于辽宁省教育厅长期以来的关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贺各位学员顺利毕业。他说:“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伟大事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近年来,在国家汉办的积极引领和正确指导下,孔子学院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推进中国与世界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大连外国语大学勇担重任,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明天,我们会共同努力,一定会办好让世界广泛认可的孔子学院,让中华文明传扬于世界。”

    接下来,优秀学员代表萧映和林媛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作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一名老兵,萧映娓娓道出自己对孔子学院的三段情缘。她说:“代表国家参与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学,是自己人生中的光辉岁月。”同时,她也向国家汉办的精心安排与大连外国语大学热情周到的关心与照顾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林媛则说:“作为一个两岁半孩子的母亲,对去国外开展工作,我着实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家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而孔子学院的工作,则赋予了家更深沉的含义,我们每个人,都是孔子学院大家庭中的一员。”最后,她真诚地祝福各位学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收获别样的精彩,祝愿孔子学院的事业欣欣向荣。

    最后,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致辞。她首先向各位院长在培训中展示出的工作能力及自我牺牲精神表示敬意。同时指出,每一位中方院长都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牌,都是代表中国形象的民间大使,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国家利益为核心,脚踏实地,充实自身,找准定位,履行使命,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她强调,中方院长要有敢于亮剑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善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勤于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华文明的多彩与博大。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段艰苦的文化长征,每一位中方院长都要心系祖国,立足高远,完成使命。许琳主任还对中方院长即将开始的国外工作与生活表示了真挚的祝愿,并叮嘱各位院长要与外方院长搞好关系,善于借助民间的力量,推动孔子学院的不断发展。

    在热烈的氛围中,许琳主任为培训班全体学员逐一颁发了结业证书。

    回顾本次培训,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王永利首先结合孔子学院的背景、意义和总体情况,孔子学院的基本经验,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规划及要求等为全体学员上了生动的第一课。在接下来的培训历程中,无论是外交部前参赞彭惊涛对于国际形势的精彩讲解,还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对于中西方法治比较的细致解读,亦或是北京大学张英教授对于国际汉语教学概论的透彻传授,均令各位学员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同时,中国棋院知名大师邵炜刚、郭莉萍,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和外交部张九桓大使等的相继到来,则让学员体会到了围棋、象棋的独特魅力,学会了如何与人“有效沟通”,更对领事保护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有了立体的认知。此外,在录像讲座方面,在国家汉办与孔子学院总部的精心安排下,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原国家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以及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作家余秋雨,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等领导及专家学者的一系列精彩录像讲座的播映,则让学员们更加完整地了解了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情况,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奔赴海外孔子学院的意义与使命。舞蹈、太极、毛笔字、剪纸、包饺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才艺培训更是深受这些中方院长的欢迎,有效提升了综合素质。

    据悉,培训合格的学员们即将奔赴世界58个国家的133所孔子学院,担负起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中方院长、中方负责人的神圣使命。孔子学院新一批上任的中方院长,必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贡献力量,共同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添砖加瓦,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

    人民网、《大连日报》、搜狐网、天健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黄文龙 周昊天)

 

 

 

责任编辑:孙梅轩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