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新闻宣传工作会议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图片来源:宣传统战部

2013-12-30

    为全面总结我校近几年来新闻宣传工作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下一阶段新闻宣传工作的战略和任务,12月27日上午,我校在承志楼601会议室召开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学校党委书记柳振万,校长孙玉华,党委副书记李宝章,副校长朱公巍、杨俊峰、刘宏,校长助理徐浩特出席会议,学校各部门、各单位领导,教工通讯员和机关部分工作人员等11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孙玉华校长主持。

02.jpg

03.jpg

04.jpg

11.jpg

05.jpg

06.jpg

    首先,校党委副书记李宝章做了题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我校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他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说,我校新闻宣传工作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功能,在统一思想、展示形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新闻宣传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服务中心,突出重点,新闻宣传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关注热点,探索规律,对外宣传成效显著。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报告同时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新闻宣传工作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宣传的顶层设计、宏观管理和工作指导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专兼职工作队伍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利用新媒体开展新闻宣传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部分单位、部分同志对新闻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存在敷衍塞责、提供信息不准确,报送稿件不及时,稿件质量不高,配合不积极等现象。这些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在今后的宣传工作实践中努力去改进和加强。

    报告在部署今后工作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服务和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新闻宣传的工作体系;二是加强组织管理,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努力扩大新闻宣传工作影响力;四是坚持专兼结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五是改进作风文风,增强新闻宣传的实效性。

    会上,宣传统战部部长姚素文对学校新出台的《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进行了宣讲和说明。

    最后,党委书记柳振万发表讲话。他指出,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我校过去五年来新闻宣传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我校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柳书记就今后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强调四点意见:一是把总结经验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二是将宣传思想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将理想信念与现实目标结合起来;四是将全校动员与部门负责结合起来。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形成全校动员,齐抓共管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齐心协力把新闻宣传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本次新闻宣传工作会议认真回顾和总结了我校过去五年新闻宣传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出台了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维护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严肃性,保证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黄文龙)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努力开创我校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在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3年12月27日)

    李宝章

同志们:

    多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教办〔2006〕11号)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宣传管理办法》精神,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功能,在统一思想、展示形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校新闻宣传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我受学校党委委托,向大家简要报告我校新闻宣传工作。

    第一部分: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新闻宣传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新闻宣传工作是学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重要作用,也是建设和谐校园、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校不断完善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统战部组织协调,院系、部门各负其责的新闻宣传工作体制机制,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大宣传格局。

    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师生互补的新闻宣传队伍。2011年4月,学校成立了新闻中心,配备了专职人员,增加了宣传统战部的人员编制。出台了《教工通讯员工作细则》和《大学生记者团管理规定》,有效地促进了教工通讯员队伍和大学生记者团建设。目前,有来自47个单位、部门的教工通讯员53名,大学生记者团成员160余名,为做好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服务中心,突出重点,新闻宣传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我校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了对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国际化办学、社会服务及大学文化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成就、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展示建设发展和改革创新的亮点,努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

    通过抓策划、树形象,使学校影响力大幅提升;通过抓导向、聚人心,使学校舆论氛围环境日趋优化;通过抓学习、提素质,使理论教育研究得到扎实推进;通过抓品牌、显特色,使校园文化体系逐步形成。2008年以来,先后对学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成果、学校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孔子学院发展成就、教学科研成就、学校更名大学成功、校园环境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等进行重点宣传报道。五年来,共计刊发稿件5208篇,其中大外要闻2512篇,校园新闻2696篇,策划主题宣传39个,制作专题网站11个,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三、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阵地管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了《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大连外国语大学校园板报类宣传载体管理暂行规定》、《学校内部刊物管理暂行规定》等管理文件,规范了校园网、校报、校内刊物、宣传栏、电子屏等校内新闻宣传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完成了综合新闻网站“新闻中心”的升级改版、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红叶网”、与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共建网站“外语天地”、以及“更名大学”、“十八大学习”、“教学名师”、“新校区建设”、“创先争优”等专题教育网站和大学生记者团网站的建设。其中,“红叶网”获评大连市优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校报连续荣获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校报,30余名师生的作品获全国及省级高校校报好新闻奖。校团委、学生会主办的《大外青年》、《校园精神文明简报》和学生工作部主办的《学生工作》、大学生记者团主办的《点睛》、学生公寓民主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家年华》以及各院系主办的十几种刊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受喜爱。加强了宣传栏、电子屏幕建设与管理。坚持党管宣传的原则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利用各种媒体、阵地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关注热点,探索规律,对外宣传成效显著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确立了全方位、多渠道、有规划的对外宣传工作思路,深入挖掘学校在教学科研、国际化办学、汉语国际推广、大学文化建设、学生教育管理、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新经验和新成就,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加强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的联系,不断提升我校国内知名度;巩固发展与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大连电视台、大连日报、天健网等地方性媒体的合作,不断提升我校区域美誉度;逐步建立与中国广播网、中国报道网、中国新闻网、辽宁新闻网等国内新兴媒体联系,并与中国日报、香港大公报等涉外媒体建立了联系,拓宽宣传渠道,提升学校国内外影响力。2008年以来,通过社会媒体宣传报道大外的稿件1102篇,其中央级媒体104篇。

    五年来,配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七大中央媒体,先后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时任俄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来校访问、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与俄罗斯联邦副总理亚历山大•茹科夫赴我校为俄语中心揭牌,我校入选上合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学校成功更名大学、海外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推广活动及我校所获得的其它表彰和荣誉等重大事件进行宣传报道。

    过去五年,我校在新闻宣传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和和学生的关心、帮助与支持,尤其离不开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专、兼职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在此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新闻宣传工作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宣传的顶层设计、宏观管理和工作指导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专兼职工作队伍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利用新媒体开展新闻宣传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部分单位、部分同志对新闻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存在敷衍应付、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稿件质量不高、配合不默契等现象。 

    第二部分:今后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

    今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今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一、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新闻宣传的工作体系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统战部组织协调,院系、部门各负其责的新闻宣传工作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多方联动、团结协作,人人关心、全员参与的新闻宣传工作局面,共同推进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健康发展。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学校党委宣传统战部是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提高对全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水平。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增强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加强与各媒体的联系,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努力做好学校对外宣传工作。各院系、各部门要确定一名领导主管新闻宣传工作,负责本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通讯员要第一时间采写和报送本单位的新闻。全校师生要树立“记者”意识,善于发现并及时提供新闻线索,积极参与学校的新闻宣传活动。

    二、加强组织管理,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目前,学校已经出台了一些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管理规定,要在抓好落实的同时,不断完善,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新的管理办法。要增强法制意识,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加强校内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的管理,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和管理办法,提高使用效益。全校上下要坚持 “谁组织活动谁写新闻稿件、谁写新闻稿件谁负责,谁审定稿件谁负责,谁发布新闻谁负责,谁主管新闻宣传工作谁负责”的原则开展新闻宣传活动,使新闻宣传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加强“大外要闻”和“校园新闻”的管理,对外宣传要统一口径,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建立突发事件与敏感问题报道的管理机制,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注重工作程序,严格重大新闻事项的管理制度。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管理,进一步明确新闻宣传的职责、任务,明确工作程序,增强新闻宣传意识,遵守新闻宣传纪律。

    三、加强阵地建设,努力扩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大外要闻”和“校园新闻”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宣传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新举措、新成就和新经验,积极宣传教书育人的教工典型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典型,不断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校园网的快捷优势,学校新闻要第一时间上网发布。积极挖掘师生关注度高的新闻点,善于使用网络技术,精心设计页面,及时更新内容,提高新闻点击率。

    加强校报建设。校报编辑部要充分发挥校报的独特优势,围绕学校党委、行政的工作重点和师生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传达主流声音,传递正能量。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增强版面的合理性、艺术性、可读性。采用征文、问答、读者来信、知识介绍等形式,精选师生优秀散文、诗歌、书法、摄影、绘画作品,优化校报副刊。加强编审工作,保证校报质量。

    办好校内各种刊物。校内刊物来自基层,来自特定的群体,深受广大师生喜爱。要把校内刊物作为学校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支持基层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百花齐放,办出特色。同时加强管理,资源共享,防止过多,避免重复。坚持备案制度,建立年度审核制度。加强对各刊物主要编辑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不断开辟新渠道,用好网络媒体资源,提高在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天健网、大连新闻网以及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的上稿率。研究开发微博、微信、人人网公共平台等新媒体的宣传功能,使新闻宣传全媒化。

    加强校内宣传栏、电子屏的利用和管理。发挥电子屏幕的短、平、快作用,提高师生对宣传栏的关注力。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和舆情信息搜集、整理。

    四、坚持专兼结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队伍是关键。宣传统战部要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把热爱新闻宣传工作,自身素质好的干部选聘到宣传统战部。通过学习培训和岗位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教工通讯员是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力量,各单位要把政治素质高、理论修养好、写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宣传工作队伍中来。这既是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也是各个单位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关键。要关心、支持通讯员工作,为他们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必要条件。通过培训和实践锻炼,使他们增强新闻宣传意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加强大学生记者团建设,坚持以新闻立团为宗旨,把优秀大学生选拔到大学生记者团。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指导,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支持大学生记者到报社、电台、电视台等进行岗位实习。

    五、改进作风文风,增强新闻宣传的实效性

    切实转变新闻宣传工作作风。不断深化新闻宣传方法改革,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注重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深入生活,多发现、多寻找新闻亮点,多宣传报道普通新闻人物。在新闻宣传中,多向教学科研倾斜,多向一线教工和学生倾斜,多向优秀校友倾斜。

    不断改进文风。新闻报道力求精简、求真务实,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压缩常规性新闻报道的数量和字数。严格遵守编辑原则和工作程序,遵循新闻写作规律,突出关键信息,避免流水账,降低差错率。不断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利用快讯等形式提高时效性,采用简讯、摘要报道、综合报道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学校改革发展成就,塑造学校良好形象,提升学校美誉度。

    同志们,新闻宣传工作事关学校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校广大干部、师生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我校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