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中俄青年高端学术论坛系列活动

稿件来源:上合组织大学中方校长办公室 图片来源:上合组织大学中方校长办公室

2014-10-28

    10月25日,由国家教育部主办,我校承办的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框架下中俄青年学者高端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中俄青年在两国合作发展中的使命》在我校拉开帷幕,该系列活动由《中俄青年交流展》、《中俄青年高端学术论坛》、《专家学术讲座》及《中俄青年艺术联欢晚会》四个部分组成。我校副校长朱公巍参加了活动开幕式并致辞。参加活动开幕式的还有吉林大学国际交流处、我校国际交流处、研究生处、上合大学校办及俄语系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15所高校的60余名中俄青年学者。

bb2264cbdfcf56c60b1f8afaae509222.jpg

10.jpg

09.jpg

    副校长朱公巍首先致辞,他说,目前是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黄金时期,双方正在推进一系列大项目,不断开辟新机遇。李克强总理今年10月访俄期间签署了包括构建北京至莫斯科高铁在内的近40项重要文件。这标志着中俄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性高潮。青年独有的朝气与热情正是推动两国友好交流与合作的强大力量,希望与会的两国青年学者为推动中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努力。吉大国际交流处处长张广翠和我校研究生处处长姜凤春分别从青年在国际交流中的关键性作用、中俄青年共同分享未来和研究生教育水平及青年学者研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表了讲话。

    论坛主题发言中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的中国青年学者代表和来自吉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大学的俄罗斯青年学者代表分别发言。俄罗斯两国的青年学者分别用对方国家的语言发言。他们有的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给中俄两国带来的机遇、中俄人文合作的现状与问题、中俄两国青年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中俄高校交流在促进两国区域合作发展中的作用、青年人在中俄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现在与未来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有的通过社会调查分析当今中国青年对俄罗斯的看法及俄罗斯青年对中国的看法。他们流利的外语、敏捷的思路和具有创意的建议得到了现场点评嘉宾的一致肯定。在《青年交流与中俄合作》和《语言与文化》分会场,青年学者畅所欲言,就当今中俄交流合作中问题及对此问题的思考以及语言学、语言与文化、语言符号等方面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中俄青年交流展》贯穿于整个系列活动中。展览分别从中俄两国的友谊、中俄教育领域合作、我校中俄交流与国际化办学成果、中国青年眼中的俄罗斯、俄罗斯青年眼中的中国等主题以图片的形式向与会者展示了中俄青年的友好交流及其不同的文化视角。

    晚上,与会中俄青年学者与嘉宾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起欣赏了由两国青年共同演出的《中俄青年艺术联欢晚会》。来自大连外国语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以及《中国与俄罗斯》杂志的中俄青年联合演绎了一场不同文化交融、不同风格汇聚的精彩晚会。晚会上热情洋溢的俄罗斯风情舞蹈、以柔克刚的中国太极表演、声情并茂的俄语诗歌朗诵、各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歌舞相辅相成,交替上演,观众热情十足,掌声不断。

    学术讲座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吉林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东北亚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张广翠博士与我校俄语系主任彭文钊教授分别以《世界青年,我们共享的未来》、《文本及文本语义完形》为题为与会的中俄青年做了专场学术讲座。与会的中俄青年在语言交流、文化交流、观点交流的同时聆听了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获益匪浅。

    中俄青年学者高端学术系列活动是教育部主办的2014中俄青年交流年框架下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是中俄青年学术交流与文化交流相互交融的一次创新型活动,两国青年在此活动中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外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展示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开阔了视野,体验了文化,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这样的交流平台足可以改变我的想法和看法”、“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希望今后多搭建这样的平台,非常喜欢”、“希望将这样的活动办成定期举办的,每年都可以参加的活动”……这是中俄青年学者离会时的感慨。

    此次活动给中俄两国青年搭建了全方位交流的平台,从学术到文化,从教育到经贸,从问题到对策,在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讨论中,青年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这就是青年的使命、中俄青年的使命、世界青年的使命。(任雪梅)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