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大学章程 促进治理现代化——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做客大外“知行讲堂”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 图片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

2014-10-30

    10月29日上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复旦教育论坛》执行副主编熊庆年研究员受邀在图书馆报告厅作题为《制定大学章程,促进治理现代化》的辅导报告。这是第24期大外“知行讲堂”活动,学校领导刘玺明、朱公巍、杨俊峰、刘宏、校长助理徐浩特出席报告会,与全校科级以上干部、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秘书、机关全体人员共同聆听了报告。副校长刘宏主持讲堂活动。

    报告中,熊庆年研究员以大学章程的内涵为引,以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章程建设成败得失为例,从价值层面着重就制定大学章程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系统阐释。他追本溯源,梳理了我国高校章程建设的历史,指出了当前大学章程制定的现状和不足,认为中国公立大学章程制定的现实意义在于弥补制度性短缺,从而打造发展软实力,是当前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完善内部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需求。他强调,制定大学章程的基本任务,在于明确办学理念、理顺治理结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厘清主体权益、确立程序正义的重要作用。在具体操作环节,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与现代,共性与个性,理想与现实,当下与未来,核心与系统这六对关系,同时要明确大学章程制定的主体参与,使章程的制定过程成为学校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推进各项事业新发展的新的起点。

    熊庆年研究员的报告事例丰富,逻辑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国家关于大学章程制定的法律规定、有关政策,充分把握推动高校章程制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对于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好《大连外国语大学章程》,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和帮助。(黄文龙)

 

相关链接:

    熊庆年,1954年2月生,江西南昌人。研究员,文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复旦教育论坛》(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执行副主编,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章程起草小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校管理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学会理事、中国高校期刊协会理事、上海市高教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出版个人专著4部,合著和参著8部,发表中文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3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外文国际期刊论文6篇、报刊评论80余篇。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