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捐助 情暖人心——我校师生积极参与为患病女大学生募捐活动

稿件来源:应用英语学院 图片来源:应用英语学院

2014-11-13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近日,为了救助我校应用英语学院一位患病的女大学生,校园里上演了一幕幕充满爱心的感人情景。

    一向勤奋好学、自励自强的应用英语学院2013级6班殷新龄同学,因为头晕乏力、视力模糊被医院诊断患有脑生殖细胞瘤。10月27日,她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现正在进行术后放疗,手术费用已花费人民币八万元。殷新龄同学家住辽宁朝阳,父母均是农民,家庭经济来源单一,日常生活主要靠父母打零工、种地来维持生计,高额的手术费用对于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此紧要关头,应用英语学院党总支、分团委积极向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学校在得知情况后,学生工作处第一时间为患病学生资助爱心基金人民币5000元,校团委为患病学生资助爱心基金2000元。学院领导班子立即召开会议,向应用英语学院全体师生发出捐款的倡议,师生积极响应,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应用英语学院师生总计捐款38060元,其中教工捐款总计人民币14000元。

    征得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同意后,应用英语学院于11月5日中午12时在校体育馆门前举行了大型募捐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了以“校园自有真情在,爱心捐款助健康”为主题的募捐倡议。募捐活动得到了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响应,他们在募捐箱前驻足停步,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路过老师虽然随身没带钱包,但他们回到办公室后又专程赶到募捐现场,在募捐箱中投入自己的一份心意;更有一些老师募捐当天不在学校,听说此事后,第二天专程赶到学校捐款;善良的同学们在募捐箱里也留下了自己的一份祝愿,10元、20元、100元,募捐中不少人都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名字,只留下匆匆的背影和募捐箱中暖暖的心意。组织本次募捐活动的应用英语学院学生会的同学们一次次地被现场的热烈气氛感动了,他们纷纷送上“感谢您的关爱,好人一生平安”的祝福帖。大家一切的努力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齐心协力,尽绵薄之力救助一个年轻的生命。经统计,现场共筹集善款31094.2元。

    殷新龄同学的病情牵动着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心,为患病同学捐款的热情在募捐现场之后也十分高涨。学校机关各部处的领导老师、各兄弟院系的领导老师也积极响应募捐,他们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有些家长和教工的亲朋好友得知此事后也是通过学生或老师将捐款转送至学校;大连青年商会得知此事后积极通过校团委为患病学生捐助10000元。截止11月10日,总计筹得善款82270.2元。此外,应用英语学院为殷新龄同学申请了国家一等助学金4000元,近日也可发放至学生卡中。

    11月11日,应用英语学院党政领导委托党总支副书记王俊慧,分团委书记、2013级学生辅导员李宁,2013级6班学生代表杨乃琦、郝珍奇同学专程前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望殷新龄。在病房里,王俊慧副书记详细询问了病情及治疗情况后,向殷新龄同学表达了师生们的慰问和祝福。大家鼓励殷新龄勇敢地面对困难,增强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注意营养,增强体质,争取早日恢复健康,并将这份沉甸甸地善款人民币82270.2元送到殷新龄同学手中,同时,老师们还积极与保险公司沟通交流,询问住院保险报销事宜,力争为病人解决后顾之忧。

    这一天,恰逢殷新龄的阳历生日,孩子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显得精神状态良好,她接过捐助款,了解到学校很多人都在关心帮助她,心情非常激动。她的父母更是止不住泪水盈眶,感激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殷新龄同学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亲自到沈阳来看望她,感谢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为她做的一切,表示一定全力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回到学校,回报所有支持帮助她的人们。新龄父亲不止一次地表示,学校给孩子送来了救命的钱,等孩子病好后一定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冬日的沈阳,冷风袭人,广大师生的真情关爱却如冬日里的暖流,温暖了生病学生和家长的心,并将一直延续下去。(李宁)

责任编辑:孙梅轩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