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辽宁省外事系统翻译技能提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

稿件来源: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图片来源: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17-12-20

    12月19日,由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办、我校承办的首期辽宁省外事系统翻译技能提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来自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辽宁省分会及辽宁省各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厅、商务局(外侨办)、经济合作局等13个单位的28位学员参加培训。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应中元、我校校长刘宏、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港澳处处长李曙光、美洲大洋洲处副处长康轶及我校相关部门、院系负责人与任课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活动。开班仪式由副校长王伟辰主持。

01.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校长刘宏在致辞中表示,我校经过53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文、经、管、工、法、艺术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外国语大学。学校确立了“以人才培养为主体,以信息化、国际化为两翼”的发展思路及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的奋斗目标。今后学校将在现有多层次、全方位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理论研究及应用型研究,更好地服务辽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与我校签署合作协议,是双方在新时代共同助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服务我省全面振兴做出的战略谋划。首期培训班是该合作协议框架下的重要内容和务实举措。我校愿与辽宁省外办、各市外办及外事单位共享资源,通过开展各类交流活动、加强区域国别研究与外交外事问题研究、探索辽宁省外事管理干部培训模式,共同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端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真正实现政府支持高校建设、高校服务地方的政学一体化发展。

    应中元主任在致辞中强调,我校作为我国高级外语人才的摇篮及京外毕业生进入外交部人数最多的高校,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外交人员,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贸、文化、教育等众多领域。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与大外的合作协议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需求的大胆尝试和积极实践。此次培训任务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他希望参训学员不断增强对国家大局、外交大局及辽宁发展大局的认识;对学习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在工作中千锤百炼、百炼成钢;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文化素质、提高人生境界。他希望双方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大型活动翻译统筹方面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服务辽宁对外开放、服务辽宁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教师代表肖辉表示,作为培训教师,将发挥自身所长,丰富课程内容及教学形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让参训学员学有所获。同时希望加强与学员的交流学习,将外交外事工作经验转化在今后的口译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翻译研究与实践教学水平。

    来自丹东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学员代表吴婧雅表示,此次培训针对性很强,既有利于提升语言能力又有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体学员会以高度认真的态度参加培训,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培训期间大家会从思想、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利用外语优势,更好地为地方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开班仪式上,应中元主任向我校赠送了《辽宁省外事侨务工作系列丛书》,校长刘宏代表我校向省外办赠送了由我校教师编辑出版的《新日汉词典》。

    今年5月,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与我校签署合作协议,就共建联合互动工作机制、共建共享智库资源、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共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协同开展对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旨在共同推动政府支持高校建设、高校服务地方的政学一体化建设,助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为辽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落实双方工作机制、发挥平台作用的重要一环,本次培训汇集我校最优质的师资,将在一周内针对辽宁省外事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通过涵盖日语、英语、西班牙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政务翻译、商务翻译、外事口译、交替传译、短期记忆、口译实践等系列高级翻译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培训,加深学员的翻译理论素养,提高外语翻译技巧与能力。(邸珍玉)

责任编辑:邴祎龙

责任编辑:邴祎龙